《還願》這個由台灣團隊製作的遊戲,以1980年代的台灣家庭作為背景。由於熟悉,所以有共鳴。而團隊也非常細心,致謝的名單中也能發現有一位精神科醫師。
💟那麼,就很多玩家所討論的,美心究竟生了什麼病?
從遊戲中提供的線索,並無法完全確定美心得了什麼疾病。但試著從幾處對話及文字敘述中,似乎又可以歸納出幾種可能。
首先,美心的症狀主要以胸悶與吸不到氣為主,發作的頻率也很高,也持續了滿久的一段時間。因此,父親帶到內科,進行一些抽血及胸部X光的檢查也是合理的。而一般來說,醫師會在診斷證明上寫說「查無病因」也表示該做的檢查應該也都已完成,且沒有特別的發現。
這些症狀可能與焦慮疾患裡面的「恐慌發作(panic attack)」有幾分相似,而有沒有達到「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」就需要更多疾病的線索。
另外,由於父母長期爭吵、不確定有沒有家暴(或是目睹家暴)的經驗,造成的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」,也需要更多線索及症狀,才能夠確認了。
「社交畏懼症」就比較不符合了。畢竟一個社交畏懼的孩子上到課堂講台開口都很困難了,更何況是要到電視台錄影。而且社交畏懼症的症狀隨著狀況(如上台報告)解除,症狀大多都隨之消失了。
💟被撕毀的診斷證明
在1980年代裡,家裡出了精神病患者,是非常不名譽的事情。此外,美心又是父母親最大的期望,也是這個家的經濟狀況要翻身,最後的希望。可以想見爸爸在看到醫師的診斷證明寫上「建議轉精神科」的時候,心中的失落和憤怒!
💟精神科與宗教之間⋯
在人們感到無助無力的時候,宗教信仰的力量及對於勸人為善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。也因此,在不同種族及文化中,宗教信仰都是社會或動裡很重要的心靈寄託。
在精神科的治療中,也有以宗教治療為基礎的心理或團體治療,也都有相當的療效,對於身心靈的健康都非常有助益。
然而,當兩者不是相輔相成,而是對立衝突時,就如同遊戲中的故事劇情⋯
💟寧可求助宗教力量,也不願意看精神科
就如遊戲中的杜先生,認為既然醫院治不好我女兒(還叫我帶美心去看精神科!),不如相信一下迷信吧!在何老師的協助之下,必能趕走美心的「心魔」。尤其是這個想法在當美心去何老師那裡接受幾次課程的期間,美心的症狀有好轉。(但搞不好只是停下了演藝活動或是訓練,心理壓力較不緊繃的情況下,病況自然得到的緩解)杜先生認為何老師可以治好美心的想法又再次被「增強」。
💟台灣社會對「精神科」的印象
杜先生或許是整個社會小小的縮影。舉個例子來說,他愛面子,就算財物出狀況了,仍然要買個唱片機、買個很好的鋼琴,因為「很在意別人的眼光」。也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,當然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女兒去看「精神科」!拜託,是精神科欸!而且女兒是我們家所有的希望寄託!
等等,為什麼去看精神科還要考慮別人的眼光?沒錯,這就是目前台灣社會對於精神科的「偏見」、「誤解」。 也因此,有些醫療院所改了個比較中性(?)的名詞,叫作「身心科」,即使那完全是一樣的東西。
💟轉個念,或許美心的生命會不一樣,故事的結局或許有更多可能⋯
💟導正精神科的污名化
🔔以上由李彥鋒醫師授權提供,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。